[1]廖雨声.论《喧哗与骚动》中的知觉叙事[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4):64-69.
点击复制

论《喧哗与骚动》中的知觉叙事
分享到: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2096-3262/CN:32-1872/C]

卷:
35
期数:
2018年04期
页码:
64-69
栏目:
出版日期:
2018-07-25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廖雨声
苏州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关键词: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知觉原初人性
分类号:
I712.45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喧哗与骚动》前三个部分分别呈现了班吉、昆丁和杰生三兄弟各具特色的知觉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知觉成为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班吉具有敏锐的嗅觉以及通感能力;昆丁活跃的感知指涉着传统的南方秩序、名誉、伦理和道德;杰生的知觉体验则只剩下无休止的神经性头痛。三兄弟的感知能力呈现出一种越来越迟钝与麻木的趋势。知觉现象学认为,知觉是意义的来源,情感、理性与价值世界奠基于其上。班吉的感知渗透着情感的力量,其通感能力意味着他具有原初的感知能力;昆丁的感知则被道德、名誉所绑架;杰生仅剩的痛觉来源于他不停的算计和对这个世界无限的恨。从班吉到杰生的知觉的变化,意味着现代人性的异化与退化。

备注/Memo

备注/Memo: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图关系视域下的文学通感研究”(2015SJB551);苏州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现代艺术通感的现象学研究”(XKQ201410)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