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文轩.被发现的“风景”:论《故乡》中乡愁空间的生成与进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05):81-90.
点击复制
被发现的“风景”:论《故乡》中乡愁空间的生成与进阶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2096-3262/CN:32-1872/C]
- 卷:
-
41
- 期数:
-
2024年05期
- 页码:
-
81-90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24-09-30
文章信息/Info
- 作者:
-
郭文轩
-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 关键词:
-
鲁迅; 《故乡》; 乡土小说; 乡愁空间; “风景”
- 分类号:
-
I210.6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故乡》作为鲁迅“归乡”叙事模式的代表作,在形式与内容上针对“故乡”搭建起关于现实、回忆与理想的多维度乡愁空间框架。鲁迅以“朝后看”的姿态,从现代知识分子的视角剖析了传统封建社会的原乡风景,并在获取身份认同失败的境况下,通过回忆与理想的共同作用将带有异托邦性质的“故乡”转化为隐现着“希望”与“未来性”的乌托邦世界。在这种乡愁空间的生成机制中,通过两次关于海边沙地的不同叙述,鲁迅扬弃了《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式的希望观,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转投到国民革命的浪潮之中,最终使《故乡》中托生于中国文学传统的乡愁内涵进阶至国愁的形态与高度。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中国文学的‘老人叙事’研究”(18FZW075)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