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新华.论清末以来道教对昆剧传承的积极作用——以苏州地区为视角[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71-75.
点击复制

论清末以来道教对昆剧传承的积极作用——以苏州地区为视角
分享到: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2096-3262/CN:32-1872/C]

卷:
期数:
2015年04期
页码:
71-75
栏目:
出版日期:
2015-07-31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黄新华
苏州市道教协会,江苏 苏州 215006
关键词:
昆曲道教散居道士戏楼
分类号:
G127.5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清末民初,在昆剧舞台演出日趋萎缩、职业戏班或解散或加入京昆合班的背景下,苏州的散居道士却以道教法事之外兼唱昆曲的形式,活跃在苏州的各个乡镇,成为昆剧表演的重要力量。苏州宫观内的戏楼和神仙诞辰的搭台演剧也成为昆剧演出的重要舞台,这一时期重要的业余曲社——道和曲社等更是借用了苏州玄妙观的一个殿堂开展昆剧排练演出。而出身道士世家或由道教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也为建国后昆曲艺术的恢复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周秦.吴歌楚舞各千秋——谈湘昆艺术的审美特征[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1):58.
[2]黄新华.明清时期道教经济思想的转型及意义——以苏州为中心的考察[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02):50.
[3]马中红,杨风云.观念·异质·交互:江南昆曲文化的创新传播实践[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1):55.
[4]鲍开恺.集成—与众—正俗:王季烈曲谱三编及其曲学思想历程[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3):63.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